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广播稿
什么是手足口病?
手足口病 ——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可引起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、溃疡,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。
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,幼儿发病最多。
手足口病临床特征
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,急性起病,发热,一般为38℃左右,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疼等症状。同时或1-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,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。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,疱壁厚,疱内液体较少。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,常常流口水,不能吃东西。
手足口病真面目
? 肠道病毒家族的新成员是元凶!
? 肠道病毒共72型,包括脊灰病毒、埃可病毒、柯萨奇病毒、ev68—ev72。能引起手足口病的有20多型
? 最常见为coxa16及ev71型(凶险)
?
? 对75%酒精及5%来苏不敏感。对热敏感,在50 ℃可被迅速灭活,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,各种氧化剂(高锰酸钾、漂白粉等)、甲醛、碘酒、碘伏都能灭活
预防控制措施
? 1. 本病流行季节,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;
? 2. 每日对玩具、个人卫生用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; ? 3.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(尤其清扫厕所)时,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。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;
? 4. 每日对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; ? 5.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;
? 6. 每日进行晨检,发现可疑患儿时,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、居家休息的措施;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; ? 7. 患儿增多时,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。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放假措施。
?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,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。做好儿童个人、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。
? 勤洗手
喝开水
吃熟食
常通风
晒被褥